• 学院风采

  • 当前位置: 首页    正文

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“不灭铭牌”实践队暑期三下乡:探行业发展 承文化根脉

作者: 发布时间:2025-08-13 16:26 浏览次数:


为培养青年学子的社会责任感、提升实践能力,引导青年深入基层、服务社会,近日,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“不灭铭牌”社会实践团队开展了主题为“难以磨灭的铭牌——传统汽车品牌从老腔调到新次元的转型升级之路探究”的暑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通过深入汽车4S店调研行业动态、文化场馆研学等方式,让队员们在实践中受教育、长才干、作贡献。


深入行业一线,洞察汽车服务生态变迁

为深入探究汽车销售服务全链条运作模式及行业转型趋势,实践队走进品牌4S店开展调研。调研中,队员们先是参与品牌文化分享会,系统梳理主流汽车品牌的发展脉络与技术特质,尤其聚焦新能源车型在设计与性能上的创新突破;随后以“观察员”身份全程体验销售服务流程,从客户接待到金融方案解读,深入掌握4S店的服务标准;在售后维修区,通过观摩车辆检测、零部件更换及保养等环节,清晰认知“前店后厂”模式下的服务效率管理机制。



同时,队员们围绕“新能源转型对4S店运营的影响”“数字化工具在客户管理中的应用”等行业热点话题,与店长、技术主管展开深度座谈,收集到大量一手行业资讯。队员们深刻认识到,汽车行业的持续发展既需要制造端的技术攻坚,更离不开流通端的模式创新。此次调研活动有效搭建起理论与实践的对接桥梁,为队员们的职业规划提供了极具价值的行业参考视角。


溯源历史文脉,传承红色基因与文化精髓

为深化对汽车工业发展脉络的认知,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与传统文化浸润,实践队精心策划“历史溯源与精神传承”主题研学活动,走进古典汽车博物馆和张适烈士博物馆,在文化场馆的沉浸式体验中,铺展一场融合专业探索与精神洗礼的实践长卷。

驻足古典汽车博物馆,队员们循着实物展陈的时间轴与互动体验的技术链,系统勾勒出汽车工业从传统制造向智能时代跃迁的演进图谱。大家比对不同时期经典车型的技术分野,深研工业设计理念的迭代肌理,在“工业4.0”浪潮的产业变革中触摸时代脉搏。



迈入张适烈士博物馆,承载岁月刻痕的文物、复现峥嵘岁月的场景,瞬间将队员们拉回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。通过沉浸式研读烈士事迹,“革命理想高于天”的精神内核直抵人心,队员们结合成长经历分享感悟、笔耕心得,对家国情怀的时代注脚与青年使命的践行路径有了更透彻的体悟,红色基因如种子般在心底扎根生长。


实践出真知,书写青春担当

此次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,构建了“行业调研—技术认知—精神传承—文化创新”的完整实践闭环。队员们不仅深化了对汽车行业发展现状与历史脉络的认知,更在红色教育中强化了责任担当,在文化探索中拓宽了创新思维。



面向未来,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将持续推动“行业调研+实践教学”融合,探索“产学研用”融合的实践教学模式,助力青年学子在实践中成长为适应行业需求、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复合型人才,让青春在为社会发展贡献力量中绽放绚丽之花。


鲁ICP 备00000000号-1 鲁公网安备 0000000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