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期间,外国语学院围绕“筑牢网络安全防线,守护青春成长空间”主题,开展主题班会、观影、宣讲及微课录制等系列活动,旨在提升大学生网络安全意识与防护能力。
解网络隐患,筑防护共识。外国语学院以“身边的网络风险”为切入点开展主题班会。学生科科长郑永超通过案例剖析、情景模拟的方式,聚焦社交、求职等大学生高频接触的风险场景,拆解网络安全隐患。在“可疑链接要不要点”“陌生兼职能不能做”的互动讨论环节,同学们积极分享自身经历、共同辨析风险,逐步树立“网络安全无小事”的意识。
微课破痛点,模式焕新效。针对“班会流于形式、参与度低”的问题,外国语学院辅导员谭文蓉录制“如何开展走心的交通安全教育主题班会”微课,分享“3S班会模式”:以“事例分析”引发共情反思,用“事项宣讲”传递交规与避险知识,靠“实地提醒”强化记忆,推动安全教育告别“单向说教”。
观影片识险,分享促共识。主题观影活动精选《网络陷阱》等教育短片,片中聚焦学生账号被盗、轻信“刷单兼职”被骗、社交平台信息泄露等真实案例,将网络安全漏洞带来的财产损失、隐私风险直观呈现,精准戳中同学们的日常上网场景,快速引发情感共鸣与风险警觉。同学们在交流中交换避坑经验,让“不随意泄露个人信息、不轻易点击不明链接”的意识逐渐深化,最终将“警惕网络风险”内化为日常上网的行动共识。
此次系列活动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,让网络安全知识入脑入心。下一步,外国语学院将持续推进网络安全常态化教育,引导同学们争做“懂安全、会防护、守底线”的新时代大学生,共建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。
(文:张永红 编辑:李垂卿 审核:李俊英)